文/江明璇
在今年,行政院經建會預測台灣的老年人口比率將達到14%的「高齡社會」。再過8年,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將再增加到20%,晉身「超高齡社會」,也就是說在2026年,當你走在路上,每五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老人。在少子化及醫療科技的進步下,老年人口群將逐漸成為世代的主流。
你對於這個世代主流群的想像和感受是甚麼呢?是老年貧窮、孤單無望的下流老人?是疾病一身、需人照顧的可憐老人?還是充滿智慧、學有專精的快樂老人?
老是一個必經之路,每一個人都會老,也都要面對老化的自己和生活。心理學家Laura Carstensen研究發現:老化帶來一些非常卓越的改進,如智慧的增加、學有專精,還有改善生活的情感部分,老年人其實是比中年人和年輕人快樂的!當年紀愈大,能運用的時間也跟著縮短,當感受到時間的有限性時,更清晰地了解生活和生命的優先順序,不再拘泥繁瑣的小事,而願意投資時間在生命中情感上要重要的部分,能夠接受和解,欣賞力被提升,更能享受生活!如果我們善用老年人這項優點,老年生活將會更好,我們會一天比一天開心。
但是,回到現實生活,我們身旁的老年人是快樂的嗎?他們對生活和生命是積極的嗎?若我們自己是老年人,我們是快樂的嗎?是積極生活的嗎?如果不是,那是甚麼造成我們無法符合研究結果呢?
影響的關鍵就在於生命中情感的投資。這投資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也就是關係的建立。正向的互動會促成正向的關係連結,連結愈緊密,關係愈密不可分。而一個人有愈多正向、緊密的關係,在面對挑戰和危機時,愈有機會展現能力和能量來戰勝困境,也在對抗困境的過程中,找出方法、有所學習、得到自信心和成就感。
同樣是面對身體功能的衰退,若身旁有人陪伴一同面對疾病,就能擁有正向且穩定的心情,也更有能力或能量來正視自身的衰弱。反言之,縱使擁有再多的金錢與可運用的資源,但只有一人孤單面對,還是會因為缺乏心靈的支持而抱憾終身。
你希望自己的老後生活是甚麼樣子呢?你期待自己是一個甚麼樣的老人呢?記住成為快樂老人的關鍵,開始著手投資身邊的關係吧!主動和人打聲招呼、面露微笑,參加課程或活動,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不管多忙、多累,都還是要記得和身旁的家人朋友們聯繫,一同去完成一件簡單的事,累積自己在生命中情感面的投資,朝著越活越快樂的目標邁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