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mbnail image
  • 認識新活 
    • 我們的故事
    • 新活團隊介紹
  • 服務介紹 
    • 傳承藝術服務方案
    • 生命故事書
    • 【機構據點】延緩模組與藝術輔療課程
    • 【個人】藝術輔療團體課
    • 【個人】到府藝術輔療
    • 【政府企業】手作舒壓課程
    • 【政府企業】工作坊
    • 藝術輔療師介紹
  • 開課與活動 
    • 【實體】傳承藝術帶領者培訓班
    • 【線上】熟齡活動帶領師資培訓
    • 【實體/線上】藝術輔療課程、生命故事書
    • 年度開課一覽表
    • 參與志工服務
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新活部落格
  • ESG/CSR 企業服務
  • english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「長輩的回憶不是消失,只是不曉得放到哪個抽屜」

    新活藝術以社工專業 帶長輩找回生命故事

    社企流

    新活藝術服務讓長輩有機會在團體中發揮創意

    找到生活中的快樂泉源與全新價值

    勞動力與創意刊物

    新活藝術創辦人康思云讓老人運用視覺藝術創作留存生命故事

    聯合報

    解鎖你的記憶 生命故事書重拾青春時光

    安可人生・人文・生活誌

  • 媒體報導

    【更生新聞網】陪伴花蓮長者用藝術寫下人生

    更生新聞網報導

    花蓮基督教女青年會精心規畫為期三個月的「生命故事繪本實作課程」,陪伴五位高齡長者回顧生命歷程,完成各自的藝術作品,讓生命價值得以被看見及傳承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創新照顧】居家療癒陪伴商機正萌芽

    創新照顧報導

    新活藝術執行長康思云觀察戰後嬰兒潮世代,不同於上一代長者,他們人生經歷著重在事業打拚,對人際關係、心靈的自我照顧較無暇關注;退休後,易陷入無法和他人連結的寂寞處境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幸福熟齡】享受吧!50歲後人生不留白

   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

    許多家庭都會在小孩子生日時,精心規劃、慶祝,為的是讓壽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與被愛,也趁這個機會凝聚所有的家庭成員,有個難得的相聚。漸漸邁向第三人生的您,我們可以回顧並慶祝過往生命的美好,並為新的出發加滿油!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聯合報】講生命故事回應孤單

    聯合報報導

    康思云說,她在服務中最常透過「讓長輩講故事」方式回應孤獨感,這過程讓年長者有機會整理人生,也創造重新跟別人連結的體驗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聯合報】多問候 不嫌煩 讓長輩有被愛感

    聯合報報導

    面對孤獨感,家中長輩無論是還會抱怨,或是已經認命,親近的家人都可以做些事陪伴,以下是康思云的建議: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校園雜誌】藝起談情:三兒媽的男孩情感教育提案

    校園雜誌報導

    既是三兒媽,又是社企創辦人兼執行長。她整合母職經驗和藝術社工專業,向基督徒父母分享在家進行情感教育的心得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長智論壇】用藝術啟動幸福關係(線上講座)

    長智論壇演講

    翻轉單一關注「身體保健」的角度,從「心」的觀點出發認識如何透過「玩藝術・說故事」。看見美好的自己,讓心獲得療癒。

    線上收看

    【東森新聞】隔離壓力大!用兩片口罩做給力娃娃

    ETtoday報導

    有研究指出人們在隔離期間,常有孤單、恐懼以及無助感,新活藝術運用藝術輔療,推出公益免費線上手作舒壓課,只要用2片口罩就能做出「給力娃娃」,方便又有創意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校園雜誌】陪伴銀髮族 表達生命經驗

    校園雜誌採訪

    職稱中雖有「藝術」兩個字,但我的工作重點並非產出美麗的藝術品,而是陪伴老年人系統性地述說自己的故事與想法,以視覺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,使老年人透過這個過程整理人生、肯定自己的價值,並與其他人產生美好的社會互動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優照護】藝術輔療讓長輩重展笑顏

    優照護報導

    藝術輔療是透過藝術創作,陪伴您將人生中的回憶與故事做出來。藉由輕鬆有趣的互動,讓長輩笑顏逐開。耐心傾聽建立友誼,拉近關係。訪談生命歷程,整理回憶,重新看見生命價值。

    線上收看

    【叡揚科技】透過創作與數位應用點亮長者照護的服務,建立溫暖關係

    叡揚科技報導

    新活藝術是全台第一家提供創意老化服務的社會企業,主動踏入高齡長者的心靈照護領域,更難得的是,新活藝術藉由數位工具的應用,與學員、長輩、家庭照顧者拉近距離,建立更溫暖的互動關係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天下雜誌】串門子再等等!聊天材料包、視訊做勞作 給長輩的防疫生活提案

    天下雜誌報導

    三級警戒之下,原本的實體互動改為線上。5月底這門工作坊開課後,已經服務上百位65歲以上的高齡長輩和家庭照顧者,負責帶領的藝術輔療師,也會藉機關心學員,即便彼此都是初次(線上)見面,依然能感覺熱鬧和溫馨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聯合報】強健身體的免疫力!她靠2招「呼吸操」放鬆肌肉、保持身心靈平衡

    聯合報報導

    康思云鼓勵大家拾起畫筆或使用複合式媒材,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享受創作過程,隨心所欲繪出療癒新生活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親子天下】3寶媽CEO康思云:找到願意燃燒生命的事,堅持不放手!

    親子天下報導

    因為足夠熱愛,即使曾窮到好幾個月付不出家裡的房租,還有3個孩子要照顧,康思云堅持實踐夢想。從家中角落的一張桌子開始,創立新活藝術,用藝術創作協助家庭照顧者、老人回顧生命歷程,進而重啟生命,活出全新的自己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聯合報】15年領悟 找回自己的母親節

    聯合報橘世代報導

    康思云一直相信,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更需要經營,但她這幾年才體會到,用心經營的前提是「先照顧好自己」,避免自己在瑣事中枯竭耗盡、讓自己保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與愛,是媽媽可以給家人最好的禮物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幸福熟齡】再怎麼吵也會記得和好!她們中年後的母女關係:全世界沒有誰比你更重要

    幸福熟齡報導

    這是康思云與母親彭秋華的熟齡親子關係,因為長期不斷地灌溉,讓彼此常保新鮮的感情溫度,雖然吵架與衝突夾雜在日常生活裡,卻不會傷害愛的本質。母女能牽著手一起變老,讓我們了解到,親情不該是「繫伴」,而是把對方看得很重要的「好伴」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公民新聞網】引領長者重拾生命故事

    公民新聞網

    在台灣,對於年長者的照顧往往只著重在生理上,然而對於心靈健康上的服務
    卻很少見。「新活藝術」提供了「傳承藝術」的服務,透過專業帶領者的團體帶領技巧,讓長者們能夠在課程中把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藝術分享出來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聯合報】做到四個改變,新年新希望不落空

    聯合報報導

    許下新年願望總是讓人充滿了期待,但你想想,去年的期待到了歲末有幾項達成呢?為了不讓新年新希望淪為口號,這幾年透過工作坊形式帶領許多長輩圓夢的「新活藝術」執行長康思云建議...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聯合報】陪爸媽築夢 多聊多聽一起做

    聯合報報導

    這幾年透過工作坊形式帶領許多長輩圓夢的「新活藝術」執行長康思云認為,當父母有夢,生活有目標,重心不會放在枝微末節,生活會比較開朗,子女也會比較快樂。陪爸媽築夢、追夢,康思云這樣建議...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經濟日報】藝術輔療,療癒失智長者與照顧者的心

    經濟日報報導

    當長者在使用藝術輔療的過程中找到自己遺忘的過往、運用藝術來展現並重塑生命故事,進而完成老年期「生命統整」的重要任務,照顧者也將感受到自己的照顧歷程更有意義、照顧關係與品質大幅提升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星洲日報】探索心靈、創作人生—為老人療心

    星洲日報

    “不是生病了該怎麼辦?而是生病後還能享受人生,無論今天生了什麼病,我依然擁有自己的價值。”新活藝術執行長康思雲展現每個長輩做的創作,每一個都是長輩探索內心,再由雙手作出的獨一無二、美麗的作品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新光金控】新光銀行創作藝術 關懷失智長者及家庭照顧者

    新光金控

    新光銀行自今年度6月起,與社會企業團體「新活藝術」合作,於全台各地陸續開辦「心光閃閃.揮灑色彩」記憶藝術創作工作坊,以「心光」及「夢想小豬」設計主題,分別邀請失智長者及家庭照顧者共同參與藝術創作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勁報】生死兩無憾 高齡93歲楊崇本將軍人生嘉年華圓滿落幕

    勁報報導

    死亡是人生必須面對的課題之一,大家都想要好好的告別,但真的能如願嗎?新竹榮家一位高齡93歲退役將軍楊崇本,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,在軍歌聲與國旗旗海中,與昔日部屬、同袍、忘年之交道謝、道愛與道別...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基督教今日報】用藝術服務銀髮族》 年長者最重要的任務 專業社工師:生命統整,面對遺憾,繼續往下走

    基督教今日報

    康思云認為,藝術具有療癒力,但那個療癒力並不是去治療什麼病,而是像聖經上所說「喜樂的心就是良藥」。當人浸潤在美的環境、表達出一個美善的事情,比如簡單的用顏料塗色,結果卻創作出獨特、美麗的畫,這個人一定很開心,開心就是那個「良藥」...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最美媽媽力】康思云:孩子讓我去除主觀重新認識人,藝術讓長輩重活一次

    Babyhome報導

    康思云觀察到,創業圈中男女面臨的挑戰不太一樣,男創業者通常有妻子照料兒女,但是女創業家往往還得多工處理育兒大小事,她更感念身旁人的支持:「如果沒有我的家人、我如閨密一般的共同創業夥伴,我再怎麼厲害,都不可能創業成功。」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NPOst】口述歷史與視覺藝術結合助人工作,打造創意老化與晚年生活新想像

    NPOst.tw公益交流站

    為了打破眾人對於藝術高門檻的想像,康思云運用巧思研發出適合每一個人的教案──不需具備繪畫基礎,也不必擁有高深的創作技巧,「我可以,你一定也做得到。不論你是什麼背景,只要你想學,我一定把你教到會。」她擅長用隨手可得的素材,以簡單的方式改造成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,並且用自身證明,每個人都有體驗藝術、成就藝術的能力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愛長照】人生回顧療法:長輩的生命故事不能被遺忘,「生命故事書」讓回憶繼續發光

    愛長照/朱國鳳專欄

    講師康思云介紹這套課程的特色,是用藝術做為媒介,不只引導長輩分享生命故事,還在老師與志工的協助下,讓長輩用色紙拼貼、彩繪等多元形式,親自手作出一本獨一無二的的生命故事書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生命力】創意樂齡「新活藝術」引領長者重拾青春故事

    生命力新聞報導

    社會企業「新活藝術」提供「傳承藝術」的創意服務,透過一對一志工陪伴,讓長者們在課程中能夠充分與人交流,並把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藝術分享出來,創造一個自在有活力的樂齡環境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聯合報】星展亞洲社企挑戰賽 台灣12家進百大

    聯合報報導

    亞洲社會企業挑戰賽以五大面向評選參賽的社會企業,包括商業解決方案的革新性、社會影響力、市場潛力、經濟和財務模式以及團隊實力。

    12家入圍百大的台灣社會企業,包括四家教育與訓練領域的甘樂文創、以立股份、新活藝術服務與習元國際教育...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安可人生】解鎖你的記憶 生命故事書重拾青春時光

    安可人生.人文.生活誌

    在台灣,對於長者的照顧著重在生理上的照護,忽略了心理上的需求。原本都在社福機構服務長者的兩人,回想過去與機構內長者共處的景象:「看著他們每天被推出來又推回去,臉上沒有任何喜悅的神情。但我們期待看到的是歡樂而有活力的長者」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社企流】新活藝術以社工專業 帶長輩找回生命故事

    社企流報導

    「新活藝術」是第二屆社企流iLab育成計畫的參與團隊之一。社企流編輯室透過第一線的採訪,帶讀者全方位認識新活藝術團隊的社會創新模式,以及其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關鍵或挑戰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優照護】藝術輔療 給你不一樣照護體驗

    優照護報導

    藝術輔療師均具備「傳承藝術國際認證資格」,該認證是由美國著名機構 ESTA(Elders Share the Art)與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、新活藝術服務有限公司(社會企業)共同授權發出。每位藝術輔療師均需接受 150 小時以上的訓練,並經過嚴格考試,才能拿到國際認證資格, 並需持續回訓才能確保資格之有效性。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勞動力】用藝術點亮暮年生活

    勞動力與創意刊物第七期封面故事

    傳承藝術方案(Legacy Art Works)源於美國紐約市Elders Share the Arts(ESTA)機構,由新 光人壽慈善基金會於2005年引進,並透過社會企業「新活藝術服務」發揚光大。參與的長輩 透過活動重新回溯檢視自己的人生,並傾聽他人的生命故事,在活動中擴展人際關係,展現 自我,讓暮年生活更豐盛!

    詳見全文

    【聯合報】想像財富不再世襲的世界

    聯合報報導

    新活藝術透過創作,讓老人家將自己的故事與想法直觀地記錄下來,創辦人康思云擔任社工多年,她認為社會福利系統只能接觸少數老人家。擴大接觸老人後,長者有系統的回顧過往生命,將成就與快樂打亮,可使他們再度找到力量。

    詳見全文

@2025新活藝術服務有限公司 New and Alive Art Service Co. Ltd

新活藝術life art space地址:116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41號5樓

官方Line帳號聯絡:@kpt8083f  

電子信箱:naas@new-alive.org

    主頁
    聯系我們
    文章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。若繼續,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。
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