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oken image
  • 認識新活 
    • 我們的故事
    • 新活團隊介紹
  • 服務介紹 
    • 傳承藝術服務方案
    • 生命故事書
    • 【機構據點】延緩模組與藝術輔療課程
    • 【個人】藝術輔療團體課
    • 【個人】到府藝術輔療
    • 【政府企業】手作舒壓課程
    • 【政府企業】工作坊
    • 藝術輔療師介紹
  • 開課與活動 
    • 【實體】傳承藝術帶領者培訓班
    • 【線上】熟齡活動帶領師資培訓
    • 【實體/線上】藝術輔療課程、生命故事書
    • 年度開課一覽表
    • 參與志工服務
  • 媒體報導
  • 新活部落格
  • ESG/CSR 企業服務
  • english
  • 會員登入

聊天三寶|不再和長輩「尬聊」

· 暖心小品,最多人閱讀

文/江明璇

每每聽到大家對老人的描述,總能聽到這句:怎麼講都在講過去,我都聽了幾百遍了!能不能說點新的?都在抱怨,難道沒有好的過去嗎?聽久了、聽多了都煩了!要老人不要再講了,似乎又不近人情,但聽多了,自己的心情也會變的愁雲慘霧。到底,在跟老人聊天時,到底可以怎麼做,才能讓這個聊天過程帶給雙方美好的互動,建立更加親密的關係呢?

方法一:不斷開啟新話題

broken image

當發現老人要開始說重複的痛苦回憶或抱怨時,趕緊丟出新的話題,像是自己最近學了學甚麼東西、社會上發生的新知和新消息、隔壁鄰居的近況和生活大小事等,轉移老人的注意力,同時讓老人與社會保持連結、不脫節。

方法二:努力同理情緒,耐著性子聽下去

broken image

不論老人說了幾遍,把每一遍都當成是新的,提醒自己同理老人的情緒,運用各種方式增進自己對這段談話的好奇心,適時丟出一些疑問,幫助老人有機會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同時告訴自己要耐心聽完,不要面露難色。

方法三:陪伴老人尋找回憶裡的正向情緒、感受和經驗

broken image

在人類的記憶與情緒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,人類的抽象思維─像是正直、勇敢等帶有理性判斷的思維,是儲放在額葉中;情緒中樞─掌管憂鬱、害怕或快樂等情緒,則位於原始腦中。原始腦與感覺腦─掌管嗅覺、味覺、聽覺等很接近,但和額葉卻距離遙遠。要想讓情緒變好,只能間接的,透過嗅覺、味覺、聽覺,一步步接近情緒中樞,再透過美好感覺來帶動情緒。因此,當老人又再次談起他痛苦的過往時,問問他:在那個時期支持他度過的人、事、物為何?這個人為他做了甚麼?帶給他甚麼正向的感受和影響?幫助老人找到感恩的理由。或是運用一個正向的感官經驗與回憶,來帶動老人的情緒,引出美好的感受。

你會選擇哪一個方法呢?不管哪一個方法,都只有一個期待:美好的互動,建立親密的關係!商業周刊第1273期的專題報導中提到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瑞安·豪威爾Ryan Howell表示:「一個人如果以積極態度享受快樂回憶,他的生活滿意度將高出許多,不用尋求外力,就能自己創造安慰與安全的來源。」

也就是說,如果一個身體有病痛、殘缺的人,他的心理和情緒是正向的、健康的,在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挑戰、風暴來臨時,與身體健康但心理憂鬱的人相比,更能順利的度過挑戰和風暴,對生活的滿意度也較高。因此,如何讓自己的回憶裡找到並持續快樂的情緒,是重要的!既然,回憶很重要,怎麼好好整理回憶更是關鍵!若有人願意陪著你述說你的過往,除了把心中的苦毒和怨恨一股腦發洩出來外,請嘗試著找尋事件發生當下的正向經驗和回憶,引出美好的感受,讓自己好過!

當人們在回想過往經歷時,讓能記得的內容正面多於負面,又或美化記憶,想像著比實際情況還理想的過去,就能提升自己的自我療癒能力,這樣的過程就是玫瑰追憶(rosy retrospection)。正如已故老牌演員萊文特所說:「幸福不是個人經歷過的事,而是個人記得的事」。

希望你記的事是讓你幸福、快樂的情緒和感受,而非過去已久的苦痛經歷!因著擁有玫瑰追憶,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安慰與安全之感!

訂閱
上一篇
18個慶祝69歲生日的絕妙好點子
下一篇
一場沒有生日蛋糕的慶生會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